司马伦何许人也,天下人皆知他是司马懿最小的一个儿子,排行老九,今年只有十三岁,一个十三岁的小屁孩,居然也能担任封疆大吏,指挥千军万马,难怪诸葛诞会嘲笑司马家后续无人了。
诸葛靓则是谨慎地道:“虽然司马伦年幼,但孩儿听闻司马懿临终之前,就曾指定司马伦将来接替司马师的位子,足见司马懿对他相当的器重,此次司马师既然能派司马伦领兵出征,想必司马伦必然也有过人之处,父亲不可轻敌啊!”
诸葛诞大笑道:“司马伦是司马懿最为宠幸的爱妾柏灵筠所生,爱屋及乌,自然司马懿想将大权传给司马伦,只是司马懿死的时候,司马伦尚在幼年,不足以担当大任,所以才会想了一个折衷的办法,让没有子嗣的司马师来继替大位,同时让司马师在死后将大位传给司马伦,所以才会有遗命传二代之事。”
诸葛诞对司马家的底细倒是门儿清,这个时候,便细细地说给诸葛靓听,诸葛靓自然是不知道这些细节的,听得是目瞪口呆,原来司马懿临终之时,还有这等的操作,难道他就不怕司马师将来有个儿子之后,不把大位传给司马伦吗?毕竟司马师还年轻着呢,只有四十多岁,正当壮年,只要他想养,未必养不出一个儿子来。
如果司马师真得生出一个亲生儿子来,那司马伦的地位岂不就尴尬了,司马师一定会想办法将大位传给亲生的儿子,司马伦又将何去何从呢?
豪门大族内部的夺嫡之争,一旦也不亚于皇宫大内,暗流涌动之中伴随血雨腥风,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。
不过司马伦还是比较幸运的,到目前为止,司马师都没有再续弦,自然也生不出嫡亲的儿子来,如果按这个轨迹去发展的话,司马伦还是很有机会登临大位的。
只不过让人比较费解的是,司马师居然会在这个时候,派只有十三岁的司马伦出兵征讨淮南,要知道,此前司马伦可从来也没有参与过战事,毫无作战经验,又怎么可能会斗得身经百战的诸葛诞呢?
自从发布讨司马师的檄文之后,诸葛诞就处于一种比较焦虑的状态之中,因为他很清楚,司马师是不可能坐视淮南出现叛乱的力量的,如果诸葛诞一直貌合神离地维持着现有的关系,司马师是不会轻易地出兵的,至少也会在并州军撤退之后才会兴兵伐淮南,但诸葛诞一经起兵,性质便大为不同了,卧榻之旁又岂容他人鼾睡,司马师必定会不遗余力地发起攻击,平定淮南的叛乱。
尽管诸葛诞获得了吴国的支持,但这样的支持终究是有限的,就算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,吴国也只会是保全自己的
迷藥一聞就倒的利益,不可能倾注全力来帮助诸葛诞,所以在淮南的防务上面,诸葛诞还是需要依靠自己的。
和吴国的结盟,也不过是诸葛诞的权宜之计,如果吴人可靠的话,那母猪也能上树,吴国人之所以肯出兵,他们还是想要谋取更多更大的利益,否则的话,那些无利不起早的吴国人,又怎么可能会对诸葛诞伸以援手的?
所以诸葛诞是既要防着司马师,也要防着吴国人,这一段的时间来,他确实是很累的,不过他听说了司马伦带兵出征的事之后,是如释重负,大笑三声,终
哪里有卖春药的于是卸下了心头沉甸甸的重担。
如果司马师亲征或者是派别的大将前来,诸葛诞还是需要认真的提防的,但司马伦这么一个黄口孺子,诸葛诞丝毫也没有把他放在心上,尽管诸葛靓还提醒他莫要轻敌呢,但诸葛诞浑不在意,一个只有十几岁,压根儿就没有打过仗的世家子弟,就想要和身经百战的他来扳手腕子,你给个诸葛诞不要轻敌的理由先?